盘点2012年触目惊心的楼市事件 2012年有什么特别的事件
本文目录导读:
- 政策调控持续收紧,楼市走向扑朔迷离
- 小产权房清理整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房企负面事件频发,行业信誉受损
-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楼市遭受重创
- 楼市回暖迹象初现,未来走向仍存变数
2012年,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一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年份,这一年,楼市经历了从调控到回暖的复杂过程,期间既有政策层面的博弈,也有市场层面的起伏,更有天灾人祸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将带您回顾2012年那些触目惊心的楼市事件,感受那段波诡云谲的岁月。
>
政策调控持续收紧,楼市走向扑朔迷离
2012年,中央及相关部委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取向,一方面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另一方面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年初,多个地方政府为支持合理自住需求,调整公积金制度,提高购置首套房贷款额度,信贷环境整体趋好,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和限购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得楼市走向扑朔迷离。
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于7月派出督察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城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基本过关,但广东江门因调控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而受到批评,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决心,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面临的挑战。
>
小产权房清理整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12年,小产权房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6月中旬开始,北京率先启动小产权房清理整治工作,公布初步清理出的79个在建、在售小产权房名单,并启动了对小产权房参建企业的资质核查,12月,昌平“天价小产权别墅”被推倒,更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小产权房问题的存在,不仅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也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清理整治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小产权房涉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利益纠葛,使得整治工作面临诸多困难,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解决小产权房问题需要创新思路,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房企负面事件频发,行业信誉受损
2012年,房企负面事件频发,对行业信誉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安信地板被爆出向万科等房企提供甲醛超标地板的事件尤为引人注目,事件发生后,万科等房企迅速启动调查检测程序,并公开致歉,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这一事件仍然对房企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SOHO中国与复星集团之间的股权争夺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争夺战不仅涉及外滩地块的开发权,更关乎房企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些负面事件的发生,使得房企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楼市遭受重创
2012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对楼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自然灾害方面,国内外多地发生地震、洪水等灾害,导致房屋受损、居民流离失所,意大利遭遇6.0级地震、印度遭受洪水侵袭等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对房屋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关注。
人为灾害方面,楼市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一些地区因楼市调控政策执行不力或市场波动过大,导致房价暴跌、楼市崩盘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给购房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楼市回暖迹象初现,未来走向仍存变数
尽管2012年楼市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但随着货币环境稳中趋松、积压的刚需与改善性需求积极入市,楼市逐渐呈现出回暖迹象,百城住宅均价自2012年6月首次止跌后连续上涨,全年成交量为过去三年同期最高。
楼市的未来走向仍存变数,中央政府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巩固调控成果;地方政府在支持合理自住需求的同时,也将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楼市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2012年的楼市事件可谓触目惊心、跌宕起伏,无论是政策调控的持续收紧、小产权房的清理整治、房企负面事件的频发、天灾人祸的接连不断还是楼市回暖迹象的初现,都反映了楼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机遇,展望未来,楼市将继续在政策的引导下走向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